3月21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论坛”上获悉,海南加速推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创建工作,探索建立全链条、全覆盖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实现专利审查周期提速80%以上等多项突破。
2021年,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建设方案(2021-2025)》,聚焦“南繁种业”、深海科技,创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近年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积极搭建种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聚集种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律所、金融机构等核心服务要素,构建种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各类相关专业服务只进“一个门”和“一站式”办结。
“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我们设立了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海南自贸港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工作人员宁如介绍,通过该中心,植物新品种受理时间由1个月压缩至3个工作日,初步审查时间由6个月压缩至3个月。
据统计,截至2025年2月底,海南自由贸易港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已协助完成了上万件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受理和初步审查工作,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三分之一。
此外,还有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功能平台落地崖州湾科技城。“目前,通过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绿色通道,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仅57天,专利审查周期提速80%以上。”宁如介绍。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方能让种子研发更有活力。截至今年1月,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集聚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分子精准设计育种平台、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等多个育种科研实验平台,引进25家南繁种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全职引进6名两院院士,南繁领域高层次人才超过1400人,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南繁仅仅提供土地的模式。(记者 刘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